對於剛出家的人,心性方面不太獨立、穩固,如果家中有人病故或者無法回去照顧,應該用怎樣的心態行動?
在父親臥病的時候,我還是堅決地到處去參學、去念經。我很清楚地知道:
第一,參學,我學到佛法的修行、佛法的概念;
第二,我不空過,我在那裡參加佛七、觀音七、禪七或者夏令營,我都把這功德迴向給我爸爸;
第三,你這樣想,你回去能怎樣?不過就是做一個特別看護而已,你還能怎樣?你在旁邊念經,你能念多久?等一下他要尿尿;等一下他要喊痛;等一下他在罵誰;等一下他找人聊天;等一下那個人來看;等一下那個人來緊張……如果是這樣的,你能夠多用功,你更應該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地方加強地用功。
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新鮮的事,每一天都想著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發心,以此功德迴向我爸爸、我媽媽疾病早日康復。
這個時候也不是說你就不能去看他,一有了下課或者是放假時間,或者有因緣打電話回去鼓勵兩句,表示有連結,也不是不可以,但你說你要跑回去看才可以,那就顛倒了!
你來讀佛學院,不就是要對付無常的嗎?不就是要將此功德迴向父母的嗎?現在一有點風吹草動,你就崩潰,你就跑回去做孝子賢孫,那你還修什麼行?你是發心來修行的咧,你要做孝子賢孫那你就不用來了啊!我說「世俗」的「孝子賢孫」,我們要做「出世」的孝子賢孫才對。
所以,要把自己念清楚,那不叫做不孝,要更精進用功。那這麼精進用功,你還有點擔心,去求佛菩薩,再接著求護法龍天,說「我還在這裡用功,我要將這功德迴向我爹、我娘,迴向誰……但是,我還是有點怕,怕他們不可控制的狀況太嚴重了,請三寶加被,請護法龍天加被,讓他能夠少病少惱,早日健康」。
如果是重病了,你就要這樣想「如果他命已該結束了,那麼請他能夠往生極樂,請他臨命終無有障礙,正念現前,或者說他早日信仰阿彌陀佛......」,要看什麼狀況,你不要硬求說他一定要會好。
如果你不確定他會好還是會往生,你就這樣迴向說,「願我父親、我母親,如果命已圓滿,請他能臨命終時,正念現前,往生極樂;若命尚有餘,於未來因緣,請他能夠早日康復,早日學佛,早日護法,成就功德」。
你就這樣迴向,你這樣已經安心地把父母的未來交給了三寶,那你還在不相信誰?你還在那裡自己緊緊張張,在那裡煩煩惱惱,在那裡憂憂慮慮,那就是你女人態了,那不是你丈夫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