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《瑜伽師地論》已經把貪愛真的是講成三大類,再來,他的解決方案也不會這麼單純的只是不淨觀,他已經用無常感、我執感來談這個事了,用性格的不淨,煩惱的不淨......種種的不淨來談,所以,不淨有好多種不淨,已經不再是肉體的腐爛這個叫不淨。
不 淨 觀 略 說
甲、前 言
乙、不淨觀在佛法中的地位
丙、男女愛慾之過失(略引經文及古德語釋):
一、《八師經》:
二、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卷四十九:
三、《坐禪三昧經》:
四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第二十六(彌勒菩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)本地分中聲聞地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一:
以六種不淨觀治五類貪欲:
(一)、六種不淨:
(1)朽穢不淨觀:
A.依內朽穢不淨。
B.依外朽穢不淨
(2)苦惱不淨觀:
(3)下劣不淨觀:
(4)觀待不淨觀:
(5)煩惱不淨觀:
(6)速壞不淨觀:
(二)、五種貪欲:
(1)於內身欲欲欲貪(想要慾望)。
(2)於外身婬欲婬貪。
【由依外朽穢不淨所緣故,令於外身四種婬欲貪婬相應貪心得清淨。】
A.顯色(身材)貪。
B.形色(容貌、皮膚等)貪。
C.妙觸貪。
D.承事貪。
(3)境欲境貪。
【由苦惱不淨所緣及下劣不淨所緣故。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淨。】
(4)色欲色貪。
【由觀待不淨所緣故。令於色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淨。】
(5)薩迦耶欲
(案:此云身見。《百法論疏》云:謂於五蘊執我、我所,一切見趣所依為業。)薩迦耶貪。
【由煩惱不淨所緣。及速壞不淨所緣故。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心得清淨。】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