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 淨 觀 略 說

甲、前 言

乙、不淨觀在佛法中的地位

丙、男女愛慾之過失(略引經文及古德語釋):

一、《八師經》:

二、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卷四十九:

三、《坐禪三昧經》:

四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第二十六(彌勒菩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)本地分中聲聞地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一:

以六種不淨觀治五類貪欲:

(一)、六種不淨:

(1)朽穢不淨觀:

    A.依內朽穢不淨。

    B.依外朽穢不淨

(2)苦惱不淨觀:

(3)下劣不淨觀:

(4)觀待不淨觀:

(5)煩惱不淨觀:

(6)速壞不淨觀:

(二)、五種貪欲:

(1)於內身欲欲欲貪(想要慾望)。

(2)於外身婬欲婬貪。

(3)境欲境貪。

(4)色欲色貪。

(5)薩迦耶欲

五、《省庵大師十死想頌》:

(一)、死想:

人死時心臟和呼吸均告停止,其狀可畏。

詩曰:「所愛竟長別,淒涼不忍看;識纔離故體,屍已下空棺。

夜火虛堂冷,秋風素幔寒;勸君身在日,先作死時觀。」

(二)、脹想:

死後不及一日,屍體內臟,漸變化胮脹。

詩曰:「風大鼓其內,須臾胮脹加;身如盛水袋,腹似斷藤瓜。

垢膩深塗炭,蠅蛆亂聚沙,曾因薄皮誑,翻悔昔年差。」

(三)、青瘀想:

死後血液不流,屍體色變,臭氣令人怖畏。

詩曰:「風日久吹炙,青黃殊可憐!皮乾初爛橘,骨朽半枯櫞。

耳鼻缺還在,筋骸斷復連;石人雖不語,對此亦潸然。」

(四)、壞想:

死後七八日,屍體即腐爛生蛆,屍汁臭穢。

詩曰:「肌膚纔脫落,形質便遭傷;瓜裂半開肉,蛇鑽欲出腸。

枯藤纏亂髮,濕蘚爛衣裳;寄語嬋娟子,休將畫糞囊!」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僧伽林~法藏法師 的頭像
    僧伽林~法藏法師

    僧伽林(法藏法師) 的部落格

    僧伽林~法藏法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