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當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情時,我們總認為「只要是有益於他人的」,即是所謂的菩薩行。

然而,「菩薩行」的定義豈是這般地膚淺與危險?

想當初日本發兵盧溝橋時,他們豈不是也有一套「替天行道」的理由,而擬堂而皇之地「進出」中國?人類是善於掩飾自己真正目的的動物,其高明處,往往連自己也無法察覺其真偽的。常常擺在檯面上的理由,是這般地冠冕堂皇,說是利益他人,其價值總不外是自我的說辭與認定罷了,考其內心底層的原動力,盡是我執、我慢與私心、貪染。如此雜染的因心,即使真有「利益」的一回事,也不過只是世間法相應的所謂利益:於自,則無明轉熾,何利之有?於他,則欺世盜名,何益之有?自他兩不利,云何名之為菩薩行?

菩薩行的效果,是自始至終率皆自利利他的,而且所謂的「利」,並非以眼前的世間利益為目的,乃是以究竟的佛果大菩提為其目的。即使「先以利欲勾牽之」,重要的,還是「後令入佛智」。試問,因心雜染這般的所謂菩薩行,早已自己遠離了佛智,如何還能令他人入佛智?

更何況無明心智下的所謂「利益」眾生,真的是利益眾生嗎?還是只利益了自己的無明大夢?

於是有人又在「利益他人」之前,加上一個「無我」的條件,認為無我的利他正是菩薩行!當知,無我是一種破除我見、我執的修養,而利他卻需要一種世出世間的智慧與善巧。即使真有「無我」的修養,若不具備利益世間與洞察因緣的廣大能耐,也還是不能圓滿成就菩薩行的。

更何況,什麼是「無我」呢?一個飢餓的眾生,「忘我」地投入美食的攝取中,是不是「無我」?當然不是!那不過是貪心熾盛得「忘了自己」,那不是無我!有人勤於爭這、熱於做那的,你看那份積極、忘我與不知疲倦的樣子,究其本質,不過是三毒熾盛的推動,而令彼「忘我」投入罷了,與世間的假藉名目而追逐名、利、財、色等並無二致。這大煩惱胚子一個,又豈關乎無我?庸人不察,還美其名曰:為法忘軀、無我犧牲、難行能行、菩薩發心……荒唐可笑之外,當慮有壞人天眼目之罪過在!

當然囉!真正的無心菩薩,示現三毒而成就人天弘化事業,念念與般若相應,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。只是,真要發心利他的人,可得先考量考量自己內在的真實因心才行,否則欺世盜名倒還事小,泯滅修道良知可就事大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僧伽林~法藏法師 的頭像
    僧伽林~法藏法師

    僧伽林(法藏法師) 的部落格

    僧伽林~法藏法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