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調飲食
悅性食物,惰性食物
關於素食(見【水月閣問答摘錄】)
蔬食與素食不同
三德六味
適性
修身做輔助,修心做加行
不 淨 觀 略 說
甲、前 言
乙、不淨觀在佛法中的地位
丙、男女愛慾之過失(略引經文及古德語釋):
丁、總觀-所貪愛境界之不淨本質:觀身、心、自他合皆不淨。
戊、別觀-身不淨
己、伏婬方法:
以下數大項,若多、若少、若俱、若缺,隨己因緣、能力所及而行。或臨境對用,或日常修治,總以契機有效為尚,不必拘泥。然藥雖多方,言其根本,則以決定勇悍之志,念茲在茲之心,為免禍避難,圓戒修徳之要件。欲求冰霜不染,自利利他之大心行者,深須思此,奮免行之。
一、深觀欲境,不實不淨,深可厭棄:(正修不淨觀)
二、深觀果報慘酷,深可佈畏:(以下皆為不淨觀之輔行)
三、學受戒、受戒、學戒、敬戒、護戒、憶戒、持戒:
四、離染境,避染境:
五、善條適身、心、飲食等:
(一).適身不可太勞,傷神透支(專修時除外)。
(二).調心不可放逸、攀緣、虛偽乃至邪見等。
(三).調食不可無度,不足或刺激,以平淡天然,純淨如法均衡。應機,好油、適量好鹽、低糖、熱量等為佳。
六、勤求懺悔:
(一).了知前愆
(1)婬因:無明我愛
(2)婬緣:彼我宿緣--遇緣難克
(3)婬法:不淨諸行-獨頭紛擾
(4)婬業:所造成就-報業身礙
(5)婬果:依正果報-五陰熾盛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